位置:丁香财经网 >> okx

东吴期货博易大师(东证期货博易大师)

2023年08月12日 17:40

欧易okx交易所下载

欧易交易所又称欧易OKX,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所,主要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比特币、莱特币、以太币等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服务,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为全球交易者提供高级金融服务。

APP下载   官网注册

大家好,如果您还对东吴期货博易大师不太了解,没有关系,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东吴期货博易大师的知识,包括东证期货博易大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,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我们就开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为什么魏蜀吴三国,偏偏东吴能坚持到最后?
  2. 三国时期荆州被东吴夺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  3. 夷陵之战东吴明明赢了为什么又要求和呢?
  4. 东吴四大都督,谁最厉害,谁最差?

为什么魏蜀吴三国,偏偏东吴能坚持到最后?

曹魏被篡了,就不多说了。说说东吴和蜀汉。

非但东吴可以坚持到最后,蜀汉其实也可以。曹魏不是非灭蜀汉不可,西晋也不是非灭东吴不行。而之所以相继灭了蜀汉和东吴,完全是因为魏晋内部政治发生了剧烈变化。这个内部变化逼得魏晋朝堂必须对外搞搞事情。

先说蜀汉,做个引子。

就国力而论,蜀汉根本打不动曹魏,都不是打得过打不过的问题。曹魏只需拿出一个关中地区就能干废蜀汉。这相当于用陕西省去打四川省。在古代,四川还没开发出来。所以,经过曹魏的休养生息,关中平原的战争潜力瞬间爆发,不仅可以单挑秦岭以南的蜀汉,而且还能对曹魏中央反向输血。所以,蜀汉北伐只能做做样子。

而就曹魏和蜀汉的关系来说,曹魏根本不想折腾蜀汉,反倒是蜀汉不依不饶。其间的关键人物就是诸葛亮。

诸葛亮必须是个牛人。诸葛亮的超级大粉丝桓温收复四川后,找到了一位百岁老人。据说,老人曾在诸葛亮手下当过官。桓温就问他:当今天下,有谁能跟诸葛亮比一比?实际就是再问:你看我桓温,把你们四川都给灭了,是不是可以跟诸葛亮相提并论?老人回答说,“诸葛在时,亦不觉异,自公没后,不见其比”。翻译过来就是:诸葛亮主政的时候,也没觉得怎么样,但等诸葛亮死了,才发现就蜀汉这副烂牌能让他打成这个样子,这得多牛的水平啊,以后再也不会有诸葛亮这种牛人。诸葛亮,不仅空前,而且绝后。孔明之后,四川再也没有三国时的辉煌。

有些人牛不牛?他活着的时候,你根本看不出来。一是高手就有化危为机、化险为夷、化逆境为顺境的本事。所以,你感觉不到高手之高,甚至感觉不到他的存在。必须等他死了,换个庸人或蠢人上来,你才能知道高手到底有多高、又高在哪里。一个是功绩很难瞬息而成、数年而就、当世显著。一个公司就因为换个经理就突然转亏为盈、一个单位就因为换个领导就立马改头换面、一个地方就因为换个主政就立即百业俱兴。这统统都是段子,连小说都不是。

不多评论了,还是说诸葛亮。

诸葛亮硬是靠着一己之力,把曹魏折腾得举国震动。在当时,曹魏朝野最关心的大新闻就是:诸葛亮是不是又打过来了?打过来咱们怎么办?当时的曹魏皇帝是魏明帝。“照临四方曰明”,简单说就是:无论世家大族还是平民百姓,统统给我老实点儿,我这个皇帝眼睛里不揉沙子。所以,曹魏精英集团除了好好干活,谁也不敢造次。即便如此,大家还是被诸葛亮折腾得精疲力尽。但是,公元234年,诸葛亮病逝五丈原。曹魏朝堂肯定举国欢腾。而魏明帝也立即放飞自我,开始大兴土木,给自己搞基建。孔明死了、不打仗了,那就赶紧享受生活。

那之后呢?之后的姜维北伐都是小打小闹。一是打不起,举国征战太费钱,再打下去就得把自己累死;二是没法打,诸葛亮之后,蜀汉根本没人能组织起举国征战。但又不能不打,兴复汉室这面旗不能倒。所以,也就只能小打小闹、做做样子。

那曹魏呢?曹魏多少有些耽于享乐的节奏。你蜀汉不打我就行,我打你也挺累的,咱们安生过日子,也挺好。

为啥曹魏会是这个态度?

魏明帝之后,曹魏开启了正始十年。这段时间,曹魏从魏明帝时期的一切从严,变成了齐王芳的一切从宽。豪族士大夫们彻底放飞自我。除了司马懿和曹爽搞权斗,大家怎么开心怎么玩。清谈的、养生的、嗑药的,以及玩裸奔搞行为艺术的,风尚于整个庙堂。内斗加放纵,谁还关心蜀汉?当然,更懒得关心东吴。在当时,中原就是中国。至于长江以南和秦岭以南,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。除非被我们感召了,然后主动归附,否则我们才懒得管。

但是,司马懿搞了一出高平陵之变,而且手段特别阴毒。对政敌,杀了还不行,还得杀人全家。所以,曹魏的政治空气陡然紧张。司马懿在世,司马家一家独大。因为司马懿的手腕大家都领教过,谁跟他斗就是死。司马懿死了,大家是不是可以跟司马家掰掰手腕了?也不行。因为司马师的手腕儿同样高明,硬是把大家全给收拾服了。

等司马师死了,司马昭也就顺理成章玩躺赢了。但司马昭太笨,跟他父亲和大哥完全不是一个段位。篡位就篡位,竟能折腾出了一个甘露之变:曹魏皇帝曹髦被司马家当街捅了个透心凉。皇帝被你搞死,你还怎么搞禅让?所以,新换上来的曹魏皇帝曹奂要给司马昭加九锡,但司马昭不敢接。这时候,司马昭必须立一个不世之功,才能顺理成章地加九锡。等加完九锡之后,他才能搞禅让、当皇帝。那什么是不世之功呢?灭蜀汉就是。于是,公元263年,曹魏举兵十八万灭掉蜀汉。等灭了蜀汉之后,再给司马昭加九锡,他就不推辞了。

所以,没有甘露之变这个大变动,司马篡魏大体会在司马昭之时完成,同时也没必要搭进去一个蜀汉。

再说东吴,东吴比蜀汉更有坚持下来的可能。

第一,东吴不想招惹西晋,它没有“兴复汉室”的历史情结;第二,西晋也不想收拾东吴,对东吴,西晋的态度不是垂涎,也不是觊觎,而是鄙视。就东吴那个地方,鸟都不拉屎,折腾它干啥?

永嘉之乱而元帝南渡,晋元帝对江东豪族顾荣说:寄人国土,心常怀惭。啥意思?晋元帝根本没把长江以南看成是自家国土。永嘉之乱的时候,西晋的皇帝都这么想,那之前呢?之前就更是如此,当时的东吴都不能说是外国,而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不毛之地,呼吸的全是瘴疬之气、出没的全是妖魔鬼怪。那破地方,跟我们文明世界有啥关系?

既然这样,那曹操为啥要南征灭东吴?因为曹操也要兴复汉室,曹操有这份历史情结。兴复汉室这面旗,曹操也在打,至少前期肯定要打。以前,那地方是汉家天下;现在,那地方也得是。而西晋呢?历经汉末、曹魏之后,西晋干脆没了这份历史情结。关键是豪族士大夫们根本没有曹操那份野心。

对于魏晋精英,我们千万不要把他们类比为秦汉精英。秦汉是争心满满,普天之下都不是莫非王土的问题,而是世界那么大、我得去征服。魏晋精英毫无争心,享受着朝端富贵、安逸于自家庄园、装扮成高雅名士,这不香吗?

《世说新语》一段记载如下:

晋武帝讲武于宣武场,帝欲偃武修文,亲自临幸,悉召群臣。山公谓不宜尔,因与诸尚书言孙、吴用兵本意。遂究论,举坐无不咨嗟。皆曰:“山少傅乃天下名言。”

晋武帝司马炎打算“偃武修文”。所谓偃武修文,简单说就是举国大裁军。仗都打完了,还养那么多军队干嘛?但是,山涛不同意,而且还讲了孙武、吴起的兵法要义。于是,大家就说:山少傅所说真是至理名言。

这里面的关节点是“山少傅”。

山涛当少傅的时候,西晋还没有灭掉东吴。既然东吴还在,那司马炎为啥要搞举国大裁军?所以,《世说新语》肯定记错了。于是,不管《晋书山涛传》还是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,统统都把这个段子挪到了灭吴之后。但是,后经各方考证,《世说新语》的记载没错。司马炎打算“偃武修文”的时间,就在灭吴之前,而山涛此时就是少傅。

也就是说,灭吴之前,司马炎就打算举国裁军了。这说明司马炎这个皇帝根本没想灭掉东吴。但还好有山涛,山涛果断阻止了司马炎的举国大裁军,怎么也要等到灭掉东吴吧?也就是说,皇帝虽然不想灭吴,但庙堂精英还想灭吴。

然而,也不是。因为山涛从骨子里就不想灭吴。

仆射山涛退而告人曰:“自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,今释吴为外惧,岂非算乎!”

“外宁必有内忧,今释吴为外惧”,这就是山涛对待东吴的态度,很有一点儿辩证思维的意思。灭了东吴、外边也就没事了,那一定就会有内忧。既然是这样,那为啥不留着东吴这个“外惧”?有个东吴在,西晋精英也会精神懈怠、也会消极腐败,但不至于太懈怠、不至于太腐败。这就是有个“外惧”的好处。所以,山涛完全把东吴当成了一个“工具人”,不是我灭不了你,而是留着你比灭了你更有好处。

但是,晋武帝不同意,非要接受杜预和张华的建议,一定要灭了东吴。

实际上,杜预和张华的分量,完全不够。他俩根本没有左右西晋国是的威望。推荐杜预镇守荆州的老将羊祜,临终上表、老泪纵横,就这,他也没能劝动晋武帝去灭东吴。更何况杜预了?

真正能够左右朝局的,是贾充、荀勖、山涛这些人。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西晋决策层。对于灭掉东吴,这个决策曾坚决不同意。山涛是有自己的“辩证”算计,而贾充和荀勖这两个家伙就有点儿能躺平就躺平的意思了,怎么舒服怎来,没事折腾东吴干啥?

但是,司马炎竟铁了心要灭掉东吴,任凭决策层怎么劝也没用。司马炎不是都准备偃武修文了吗?怎么这时候如此坚决?

完全是因为内部政治局面发生了剧烈变动,跟甘露之变的影响一样。

司马炎有个弟弟,即齐王司马攸,非常聪明;司马炎有个儿子,即晋惠帝司马衷,非常白痴。然后,就问:司马炎死后,到底传位给弟弟还是传位给儿子?

司马炎肯定想传位给儿子,毕竟是亲生的。但儿子是白痴,大家都知道。所以,豪族士大夫们就认为应该传位给弟弟司马攸。于是,庙堂博弈也就拉开序幕,大臣们各种苦口婆心、司马炎各种装聋作哑。反正,他一定要传位给儿子。

后来,司马炎得了一场重病,几乎就要呜呼哀哉了。这时候,朝堂也就暗流涌动,大臣们准备撇开白痴太子司马衷、拥立齐王司马攸。但是,司马炎突然病好了。这时候,司马炎发现了自己的问题:权威严重不足。

爷爷司马懿,要威望有威望、要功绩有功绩、要手腕有手腕;伯父司马师,要威望有威望、要手腕有手腕,但功绩止于平叛;父亲司马昭,要威望没威望、要手腕没手腕,但功绩是灭掉蜀汉。而自己呢?自己啥也不是。所以,自己死后,大臣们一定会违背遗志,改立齐王司马攸。

所以,司马炎必须立一个大功绩,这样才能树立自己开国皇帝的威望。那这个威望怎么树?他爹司马昭怎么干,那他就怎么干。于是,东吴也就必须死。

中国为什么一定要统一?是魏晋以来四百年尸山血海打出来的觉悟。这是从残酷演化中杀出来的逻辑和意识形态。但当局者必须迷。魏晋时期,这个逻辑还不太显明、这个意识形态还不够强烈。而魏晋精英呢?他们的确名士风流、的确自由张扬、的确敢于冲破各种所谓的封建藩篱,但是他们也的确堕落。指望这伙人能主动去关心外部世界,然后干出点儿惊天动地的大事情,太难。所以,灭蜀汉、灭东吴,都不是什么因为情怀和远见,而是因为内部斗争不可收拾而只能折腾一下外部。

三国时期荆州被东吴夺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
清山雅舍,畅谈历史。

前言

作为古之名将,忠义表率,关羽失荆州一事,常令人扼腕痛惜,难以释怀。原本在大好的局势下,东吴却背后捅刀,以致于关羽功败垂成,蜀汉损将失地。那么关羽为何没有防备东吴?作为沙场宿将,他难道不知道出征在外必须要稳固后方吗?

△关羽

襄樊之战的背景形势

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之前,割据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,刘备占据汉中并在汉中称王,而后曹操不甘失败,提大军再度来战。当时关羽已被封为前将军,假节,全权统管荆州事。这个假节就是授予将官天子符节的意思,有了天子符节,将军就可以独自决策军事,便宜行事,以免需要事前请示而贻误战机。

那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,主要原因有二:

一是受封五虎将后,眼看着入川众将皆创下不少功绩,关羽内心骄傲,不甘落后于人,便也想建功立威;

二是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对峙,关羽发兵襄樊能够与刘备的汉中蜀军遥相呼应,起到牵制魏军的作用。所以其实从关羽发动战争的逻辑来看其实是无可厚非的。

△水淹七军

那最后荆州为何会被东吴夺取呢?@清山雅舍认为原因主要有二:

1、关羽见好不收

这一点@清山雅舍觉得是最遗憾的,关羽在襄樊之战其实本可以见好就收的。但是关羽为人骄傲,可以推知他的内心是想竟全功,打下樊城的。但是偏偏在满宠的劝阻下,曹仁硬是把樊城守了下来,以致于关羽大军在城下耽搁日久,从而给东吴留下了充足的偷袭准备时间。

如果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,于7月份撤军返回,那么东吴就没有偷袭的机会。毕竟在正史上,东吴是在11月才发动偷袭的,之前足足有2~3个月的准备时间。此事让人大感惋惜的同时,也警示带兵之人一个道理,那就是将帅领军作战一定不要冲动上头,时刻保持冷静谨慎,做出最理智的选择是一位优秀将军的必备标准。

2、错判形势,小看他人

这第二点就更加令人感到无奈了,因为第二点原因是关羽本人性格造成的,而偏偏性格的问题很难得以纠正。关羽这个人敏下而傲上,就是说他对士卒百姓是非常亲切有礼的,但是对于士人和官员则显得很傲慢。

△关羽

他在失荆州这一事上,小看了所有人:他小看了孙权,没想到孙权在同盟的情况下会跟他直接翻脸;他小看了吕蒙,没想到东吴的精兵干将们能够策划一场如此漂亮的偷袭;他更小看了糜芳和傅士仁,他本以为自己是荆州大将便可以对这两人随意辱骂,殊不知这两人竟直接投降了东吴,狠狠地坑了他一回。

但凡关羽没能够正视其中任何一人,可能历史的轨迹就会得以改变——如果他能正视孙权,那么他就会在后方留下足够的防备,甚至是能够提前撤军;如果他能正视吕蒙,那么他就不会自信地撤回江陵,认为可以重夺失地。如果他能正视糜芳和傅士仁,这两人就会死守公安和江陵,也不至于让关羽连撤军的时间都没有。

结语

综上所述,@清山雅舍认为荆州之所以会被东吴夺走,主要原因还是出在主帅关羽身上。关羽打仗厉害没得说,军事素质也是了得。但唯独这性格实在是一大缺陷,其实并不适合作为一个高位者。因为一方面他作决策总是掺杂私人情绪,另一方面过于傲慢容易出现目空一切的情况。所谓性格决定命运,此话诚不欺人。

夷陵之战东吴明明赢了为什么又要求和呢?

根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历史上孙权在夷陵大胜以后,得知刘备没有返回成都,而是留守白帝城,心中不安,于是主动派遣使者去见刘备求和。

孙权闻先主住白帝,甚惧,遣使请和。

说起来孙权打了胜仗却主动求和,这个也是因为形势所迫,无奈之下的选择。

东汉末年群雄并起,诸侯割据地方互相征战,打到后来形成了曹孙刘三分天下的局面。不过说是三分天下,但是实际上曹操控制的地盘最大,人口最多,实力远远超过了孙刘两家。孙权和刘备联手,也只是利用地利勉强自保而已。

所以当孙权撕毁协议,趁着关羽北伐襄樊后方空虚的机会,袭取了荆州以后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,如果刘备起兵报仇时,而曹魏也起兵南下,那么江东就危险了。因此当刘备为了重夺荆州,给关羽报仇起兵伐吴时,孙权第一时间就向曹丕称藩,以避免两面受敌。由于此时曹丕继位不久,又刚刚逼着汉献帝禅位自己称帝,第一要务是统合内部,孙权主动称藩有助于他提高威望,曹丕最终决定接受他的称藩请求,孙权得以集中全力应付刘备。

不过孙权称藩只是权宜之计,并不是真心要归顺曹丕。孙权很清楚随着曹丕地位日益巩固,那么势必不会容忍自己只是表面上的臣服,早晚会逼着自己做出实际上的让步,而这是孙权不可能答应的,他还是希望继续割据江东,并找机会争夺天下,因此和曹魏翻脸是迟早的事情。

而另一方面,夷陵之战以后孙权虽然命将军李异、刘阿等人率吴军乘胜追击,进抵白帝城下,想借这个机会杀入益州,以便统一南方,有更多资本和曹魏抗衡。可是刘备毕竟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,知道这个时候必须要安定人心,所以亲自留驻白帝城,以安军心。果然,在得知刘备亲自镇守白帝城以后,蜀军的军心逐步安定,在夷陵之战中逃散的残兵也陆续返回,白帝城的防务日益稳固,这么一来孙权趁火打劫的打算就无法实现,只能下令撤军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孙权如果继续和刘备保持敌对状态,一旦和曹丕真正翻脸,魏军大举南下的时候,刘备再度东征,江东将再次面临两线作战的危机。要避免这种危险,孙权必须要选择一方和谈,缓和双方关系。既然此时已经不可能向曹魏做出实质性让步,孙权想避免两面受敌,自然就只能遣使去向刘备求和,这也是当时他唯一能做的选择。

东吴四大都督,谁最厉害,谁最差?

周瑜、鲁肃、吕蒙、陆逊,如今被网友们称为东吴四大都督。

实际上,四人中,获得大都督一职的,只有陆逊一个人。

而都督(没有大)一职,在当时非常普遍,就是甘宁手下都有都督,所以不算什么特别牛的职务。

不过,这四人确实一度在东吴军“外事”的主要负责人(后来担任过丞相的陆逊工作内容更广一点),都曾负责东吴的对外发展规划、外交、对外战争指挥,确实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。

总的来说,这四人各有千秋,但仍有高下之分。

周瑜

(1)、大环境:从救亡图存到抢占中间地带。

赤壁之战前,东吴直接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。只有赢得赤壁之战,才可能生存下来。

赤壁之战后,曹操与孙刘彼此在正面都讨不到什么好处,三方开始抢夺“中间地带”。关中、陇右、益州、交州等地成为争夺重心。

(2)、战略规划:进取益州,连结马超。

赤壁之战前的规划不说了。相信无论这“四都督”中的任何一位,都会做出联刘抗曹的选择。

赤壁之战后,周瑜的规划是:趁曹操新败,抓紧时间进益州、夺取汉中、连结马超。

可以说,周瑜精准地洞察到了当时竞争的重点:抢占中间地带。

当时,曹孙刘三方都意识到了抢占中间地带的问题。

不过,如果东吴及时采取周瑜的规划,即使不能竞全功,平定西川、汉中还是有较大可能的。

(3)、外交:以东吴为主导的孙刘联盟。

东吴的外交,核心问题就是与刘备的关系。

周瑜处理与刘备关系的原则是:以东吴主导的孙刘联盟。

周瑜时期,无论是利益分配,还是任务分工,东吴均是主导者。

作为赤壁之战前后的联军主帅,在赤壁之战、江陵之战中,周瑜统一协调了刘备、关羽与东吴的军事行动,既以东吴为主力,也发挥了刘备的作用。

在利益分配上,无论是刘备平定南三郡还是获取公安,都是在周瑜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的。

周瑜反对借江陵给刘备,甚至表示想通过控制刘备来直接控制刘备军团。

可以说,周瑜不死,刘备可能后来没有那么多发展空间。

(4)、军事指挥:强悍。

周瑜、吕蒙、陆逊的军事指挥能力都很强。

相比之下,周瑜的风格是比较强悍的。

赤壁之战、江陵之战,周瑜都是“正面扛”,直接击败对手取胜的。

尤其是江陵之战,是东吴唯一一次直接从曹操(曹魏)手中夺取重要城市的作战,其精彩程度不下于赤壁之战。

鲁肃:没有被低估,甚至还被高估

许多朋友说鲁肃是被演义矮化的牛人。

真的吗?

(1)、大环境:抢占中间地带

鲁肃时期,大环境仍然是:各自抢占中间地带。

这段时间,曹操进军关中、陇右;刘备进军益州;孙权进军交州,彼此都在避实击虚,抢占中间地带。

(2)、战略规划:从全据长江到借重刘备。

早在刚见孙权时,鲁肃的“榻上策”就指出:要攻取荆州,“全据长江”。

赤壁之战后,周瑜、甘宁收复南郡,“全据长江”的目的已经基本实现。

鲁肃接班后,提出:“借南郡”给刘备,以分担军事压力。

这是灾难性的规划。

这个规划的结果是:曹操夺取了关中、陇右、汉中(后被刘备夺去);刘备夺取了西川,都得到了很大发展;而东吴,只获得了位置、经济都不太好的交州。

其实,当时,在抢占中间地带中,东吴最应全力争夺,也有能力争夺的的是西面的益州。

可是,将江陵借给刘备后,入川之路完全堵死,东吴只剩下地理位置、经济水平都不佳的交州发展。

(3)、外交:鸡飞蛋打。

鲁肃的外交,是最被高估的。

许多朋友说:鲁肃有“大局观”,坚持孙刘联盟。

如果站在刘备集团的立场看,鲁肃确实是有“大局观”,毕竟让刘备占尽便宜嘛。

可是,鲁肃是东吴的都督!

鲁肃放弃了周瑜以压制、控制为原则的合作方式,采取了“常以欢好抚之”的方法。

刘备是“欢好”了,东吴呢?

可以说,鲁肃在外交上的过于牵就,使孙刘联盟的关系已不公平,这也为后来的分裂埋下了伏笔。

所以,早在鲁肃去世前,孙刘关系就已经非常脆弱了。(其实,215年,如果不是曹操攻打张鲁,孙刘就已经提前交兵了。)

为了交好盟友,鲁肃不惜放弃了他一直追求的“全据长江”策略,但结果确实:既做出了牺牲,也没有得到真的盟友。

鲁肃的外交成果,可以用“鸡飞蛋打”来形容。

(4)、军事指挥能力:缺乏代表性战役。

鲁肃是这四人中唯一一个没有代表性战役的人物。

鲁肃时期,主要的军事行动,多是吕蒙、甘宁等负责执行,鲁肃的调度记载比老板孙权还要少。

吕蒙

(1)、大环境:“不稳定的三角对立”。

吕蒙接班时,三方对“中间地带”的争夺基本上结束,三方要求发展,只能从彼此身上找食了。

当时,孙刘联盟虽仍保持,但实际上已经貌合神离,已经是“三角对立”关系。

同时,虽然刘备在益州、孙权在江东都有稳定的基本盘。

但是,在汉中、荆州等地,彼此的地盘都不稳固。

(2)、战略规划:全取荆州!

吕蒙的规划是:夺取荆州!吕蒙据守襄阳,孙皎据南郡,潘璋据白帝,蒋钦率机动部队游弋,何必要借助刘备?

吕蒙的这个规划是很嚣张的。

他不但要从刘备那里拿下南郡、白帝,还要从曹操手中拿下襄樊!

(3)、外交:不要外交!

对于孙刘联盟,周瑜是“控制+利用”,鲁肃是“常以欢好抚之”,但都是坚持孙刘联盟,“两弱抗一强”的。

吕蒙对此态度是:刘备不但不是盟友,还是东吴最大的威胁!关羽现在不打我们,只是因为我们这些人还在,将来我们不在了,关羽一定会来打我们!

而吕蒙的总体外交思路是:不要外交!

从吕蒙既要南郡,也要襄樊的态度看:吕蒙是彻底干脆不要盟友!以力拒天下!

可以说,吕蒙的外交思想,注定了他在翻脸时往往把事情作得绝,作得狠!

(4)、战役指挥:攻心专家。

吕蒙的战役指挥最大的特点是:极其擅长心理战!

215年,偷袭南三郡时,长沙、桂阳,都被他书信直接说服。随后,吕蒙又通过风骚的心理战、信息,“计赚郝普”,赚了零陵。

219年袭南郡时,他又是一波心理压力,搞得公安、江陵两座大城主将不战而降!

随后,他又通过让关羽军家属“报平安”,直接瓦解了关羽大军!

可以说,吕蒙的心理战水平,在真个历史上都是最高级别的。

所以,后世每每谈到攻心时,都会将“吕蒙取荆州之策”提出来。

陆逊:

(1)、大环境:从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”到“稳定的两强抗一弱”。

陆逊任期是最长的。

陆逊前期,大环境是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”。

刘备大军压境,曹丕按兵待机。

陆逊后期,大环境是“稳定的两强抗一弱”。

孙刘重新结盟,但此时彼此势力范围都已经比较稳定。

(2)、战略规划:限江自保。

陆逊是的战略是:限江自保,与民休息。

他不但反对大规模北伐,还反对向辽东、夷州等“偏远中间地带”发展。

东吴数次北伐,孙权都是从淮南方向发起,陆逊只参加了其中1、2次,而且都很快结束。

陆逊不但反对立刻大举北上,甚至连“观天下之变”都不提,完全就是“往死里自保”!

他主张以西陵为“国之藩表”,经营西陵、夷陵,以点制面,建立国防体系。

(3)、外交:“平等联盟”。

孙权与刘备、刘禅、诸葛亮的信件,都要陆逊过目(《三国志.陆逊传》),可见陆逊在外交上是“管得很宽”的。

陆逊时期,吴蜀联盟是“平等互惠”的。

虽然陆逊不主张大规模北伐,但诸葛亮北伐时,陆逊一般是支持发起策应攻势的。

而在石亭之战后,魏部署对吴进攻时,第一次北伐失败没多久的诸葛亮旋即进攻陈仓,迫使张郃从荆州前线救援,以分其压力。

(4)、军事指挥:沉稳。

陆逊的用兵风格最符合“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”。

他有两场代表性战役:夷陵之战、石亭之战。

夷陵之战,他先是主动撤退,使刘备陷入难以展开的战场,然后稳守待机,最后一击必杀。

石亭之战,他先是诱敌深入,后又稳重出击,大败敌军,最后,又否决大举发起战略反攻的建议,收兵。

陆逊的用兵风格沉稳老练,极其符合东吴“限江自保”的战略。

世人评价:周瑜、陆逊>吕蒙>鲁肃。

世人评价武将,主要有三类。

一类是时人评价;一类是官方武庙;一类是后世整理的名将集。

时人评价,最有权威的无疑是他们的老板孙权了!

孙权曾对陆逊评价了这些“前任”:吕蒙“可以次于公瑾···胜于子敬”。

虽然孙权言语前提不少,但其言语间,周瑜>吕蒙>鲁肃的意思是明确的。

历代武庙中,周瑜、陆逊都不会缺席,吕蒙也是“常客”。

而在后世的名将集中。

北宋的《十七史百将传》、清末的《百将图记》都收录了周瑜、陆逊。

吕蒙出现在《十七史百将传》,但未录入《百将图记》。

就地位而言,周瑜、陆逊,要高于吕蒙,吕蒙又高于鲁肃。

个人看法:周瑜>陆逊>吕蒙>鲁肃

如本人在前文表述的观点,鲁肃确实明显弱一档。

鲁肃期间,在曹操、刘备实力继续大发展,东吴的实力发展最少,甚至险些被刘备“后来居上”,这就是明证。

其他人中,吕蒙又稍弱一点。

单纯以军事能力而言,吕蒙未必不如周瑜、陆逊。尤其是其心理战,可谓旷古绝伦。

但是,其规划一味逞强,其实与关羽“以力拒之”没有太大区别,风险很大。后来夷陵之战时,刘备进攻在前,曹丕驻兵于后的危险局面,与吕蒙的一味逞强有关。

周瑜、陆续间,个人认为周瑜略胜。

陆逊“限江自保”虽符合当时的国力对比及江东大族利益,但“偏安一隅”,越到后面越无希望,“温水煮青蛙”。

所以,个人认为周瑜最强,鲁肃最弱。

朋友,不知您怎么看呢?

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推荐阅读

iphone客服电话24小时(iphone客服电话24小时人工怎么查)
东吴期货博易大师(东证期货博易大师)
戴尔售后电话(戴尔售后24小时人工客服)
戴尔服务器售后服务热线(戴尔售后24小时人工客服)
刘备万事如意是什么品质(我想看刘备万事如意武器的图片)
比亚迪股票现在多少钱一股(东吴证券:给予比亚迪买入评级,目标价位3633元)
刘备万事如意皮肤多少钱(刘备万事如意台词)
现时人民币与港币汇率(现时人民币对港币汇率)
刘备万事如意多少点券(刘备的万事如意用多少皮肤碎片兑换)
hdc虚拟货币

标签: 时人 东吴 刘备

文章来源: Demi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40593639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相关资讯
国际虚拟货币投资人(国家对虚拟币从业人员怎么定罪)
国际虚拟货币投资人(国家对虚拟币从业人员怎么定罪) 1970-01-01

周瑜、鲁肃、吕蒙、陆逊,如今被网友们称为东吴四大都督

虚拟币平台怎么下载的 虚拟币平台怎么下载的啊
虚拟币平台怎么下载的 虚拟币平台怎么下载的啊 1970-01-01

周瑜、鲁肃、吕蒙、陆逊,如今被网友们称为东吴四大都督

花火虚拟货币?神机花火泽丽炫彩如何获得
花火虚拟货币?神机花火泽丽炫彩如何获得 1970-01-01

周瑜、鲁肃、吕蒙、陆逊,如今被网友们称为东吴四大都督

虚拟数字货币内容有哪些(虚拟数字货币内容有哪些呢)
虚拟数字货币内容有哪些(虚拟数字货币内容有哪些呢) 1970-01-01

周瑜、鲁肃、吕蒙、陆逊,如今被网友们称为东吴四大都督

虚拟货币网站建设(正规的虚拟币交易平台怎么判断)
虚拟货币网站建设(正规的虚拟币交易平台怎么判断) 1970-01-01

周瑜、鲁肃、吕蒙、陆逊,如今被网友们称为东吴四大都督

虚拟数字货币2022(虚拟数字货币)
虚拟数字货币2022(虚拟数字货币) 1970-01-01

周瑜、鲁肃、吕蒙、陆逊,如今被网友们称为东吴四大都督